为特困家庭安装报警器筑牢特殊群体居家“防火墙”
近日,由市民政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工作组对全市特殊困难家庭无线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经验收评估,该项目已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累计为35213户特殊困难家庭安装报警器,超额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任务,标志着我市在提升特殊困难群体居家消防安全保障水平上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高位推动,周密部署保落实
市民政局将此项目作为民生补短提质的重点工程予以推进,协同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各县市区立足实际,按照“一户一策”原则,精准摸排特殊困难家庭情况,确保安装工作底数清、情况明、覆盖全,为项目高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动验收,严格标准提质效
“装在这里能最快感应烟雾,平时要注意保持周围清洁。”在西湖管理区西洲乡幸福村独居老人王在君家中,验收组一边复核安装位置,一边耐心指导。为确保项目实效,验收工作严格依据省级技术参数,制定了涵盖“安装位置合理性、设备功能正常性、信号传输稳定性、使用培训到位率”四大维度的验收标准。通过“资料审查+实地核查+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验收组随机抽样、深入家庭,模拟火情触发报警,细致检验设备性能及平台响应,并向用户宣讲消防安全知识,确保每一台报警器都成为合格的“安全哨兵”。
成效显著,多维赋能暖民心
“报警器比亲人还贴心!以后家里用火用电,心里踏实多了。”鼎城区中河口镇团洲村特困人员李爷爷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受益群众的心声。项目的实施成效显著,多维筑牢了安全防线:一方面,通过技防手段实现了对火灾的早期预警和快速响应,有效破解“小火亡人”难题;另一方面,以安装验收为契机开展的“上门入户”宣传,显著增强了群众的防火自救意识。这种“人防+技防”融合的立体防护网,让特殊困难群体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守护,将保障民生的承诺转化为可知可感的平安福祉,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改进,长效运维固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验收中发现的个别设备安装位置需优化、信号稳定性待提升等情况,验收组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构建“部门监管+社区协助+专业维护”的三级运维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机制,确保报警器长期稳定运行,持续发挥安全效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